本網站專注于收集中山入戶戶口咨訊,免費幫助網民解讀中山戶籍政策。并非政府職能部門,請勿混淆
。如權利人發現存在侵權,請及時與本站聯系,請勿抄襲,以及照搬,否則必追究!
中山入戶網聯系人:何老師手機號碼:18923309557
傳真號碼:88928848
地址:中山市西區彩虹大道11號美銀國際大廈11號1幢704卡
國務院法制辦4日就《居住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稿明確居住證持有人可與中山戶口戶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包括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平等勞動就業等多項權利,并可逐步享受同等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等權利。
咱這人比較實際,看完這條新聞首先想到的是———如果這《辦法》真能實施,到時我們家簽注港澳通行證能省點兒錢了:我們家五口人里,我的戶口在珠海,岳父的戶口在汕頭老家,如果不是自己跑回去辦的話,都要花40元左右來郵寄代辦。而《辦法》中規定,居住證持有人能在居住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這意味著到時我們能直接溜達去中山公安局辦簽注,省錢之余主人翁的感覺也讓人很爽啊。
當然居住證的意義遠不是省點錢這么簡單,在各項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待遇的權利中,我覺得免費接受義務教育、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等權利都是在現有基礎上的不小突破,將給非戶籍人口帶來很大便利。
雖然《辦法》到具體落實還要很久,但文件精神是和最近的外地購房者不需提供社保稅單等便民政策相一致的,都是讓公民能夠更為自由地遷徙,對于中山這種城市來說,開放的戶籍政策會促進樓市更加健康地發展。從表面上看,居住證“居住半年以上的同時,穩定就業、穩定住所和連續就讀中三占其一”的辦理門檻較低,《辦法》中明確辦理居住證即可在所在地免費接受義務教育,那么穩定就業的人似乎不需買房也能解決孩子上學問題,積分入戶房產加分帶來的購房意愿會被沖淡,但長遠來看,穩定就業、子女在中山就讀的人,通常會更有意愿置業中山———反正在中山生活也和在家里生活一樣方便了。
大城市的擔心可能會更多一些,比如微博上有人就堅決反對居住證制度,認為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口已經超過極限,現有的交通、醫療、教育資源也已經耗盡,無力接納更多的人口。如果大量持有居住證的人口再來搶占北京資源,城市將會崩潰,還是發放戶口來得穩妥。
但實際上,北京的“大城市病”恰恰是因為戶籍人口享受“特權”,才會形成今天的局面。北京社科院曾研究國際特大城市人口調控,指出優質公共資源在空間上的均等化配置是避免人口過度流向城中心的關鍵因素。比如紐約之所以能夠容納那么多的人口,很大原因是因為合理利用和配置了“空間”,盡量讓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不會相差太遠。東京則是建立大都市圈的城市群布局,減輕人口遷入壓力。試想一下,如果住在廊坊也能有北京一樣的本科錄取分數線,寧可吸著霧霾、擠著地鐵、還著超高房貸也要留在北京的人會少多少?中山戶口從這個角度看,《辦法》的實施,尤其是居住證持有人與本地人在教育、養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公民權利,也可能反過來成為大城市人口規模改革的契機。
上一條: 中山入戶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