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專注于收集中山入戶戶口咨訊,免費幫助網民解讀中山戶籍政策。并非政府職能部門,請勿混淆
。如權利人發現存在侵權,請及時與本站聯系,請勿抄襲,以及照搬,否則必追究!
中山入戶網聯系人:何老師手機號碼:18923309557
傳真號碼:88928848
地址:中山市西區彩虹大道11號美銀國際大廈11號1幢704卡
先筆試,再實操,一天半時間,制作一張紅木椅子或凳子,不用能釘子,不能用電動工具,更不能使用自動化設備……8月15日,一場帶有濃濃傳統味道的市級木工技能競賽,在大涌鎮紅博城內舉行。
文、圖 | 范展顥 編輯 | 賈薦勛
當天上午,由市人社局、大涌鎮政府主辦的中山市手工木工(高級工)職業技能競賽暨中山市首屆家具行業“魯班工匠之星”技能大賽,在大涌鎮紅博城開鑼。代辦中山戶口了解到本次賽事邀請了來自國內的5名資深專家作為評委,最高獎項的獎金高達10000元。大賽吸引了95名選手參加,創下近年市級木工技能賽事之最。 “大涌鎮舉辦木工技能賽事,推廣和建立產業工匠精神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眹鴥燃t木家具技術專家、《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標準主要負責人曹新民是本屆賽事的評委之一,他告訴記者,大涌鎮在一無原料、二無資金的情況下發展成為“中國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和“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依靠當年木匠們的實干精神。中山入學了解到:如今,從原料到產品,紅木家具更講究產品升級、風格重構、文化表達、標準創新;對此,在產業融入新時代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大涌鎮積極舉辦技能大賽,與中山市技師學院合作創辦全國首個紅木家具學院,梯隊式培養高層次產業人才,正是傳承、發揚和創新工匠精神的有益實踐。 主辦方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木工技能大賽,特別強調工匠精神,從以往關注雕刻升級為聚焦整套木工環節。對此,本屆賽事主要考評參賽者制作榫、卯的傳統技藝,引導我市紅木家具從業人員繼續加強木工基礎和技能的提升。 據統計,本屆賽事為期3天,得到了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市工藝美術協會以及多家紅木家具商會提供技術支持;吸引了95名選手報名參賽。大賽分職工組、學生組兩組,比賽同時進行。職工組報名參賽選手有50人,學生組報名參賽選手有45人,年齡最小的才18歲,最大的56歲,其中不乏業界資深人士和優秀紅木工匠。5名國家級專家逐一對參賽者的成績和成果進行考核,分別評出職工組和學生組的金獎各1人、銀獎各2人、銅獎各5人、優秀獎各10人,獎金最高達到10000元。 記者留意到,每年有200—300人畢業的大涌紅木家具學院,其培養的高層次工匠已登上舞臺。 曹新民告訴記者,本次賽事主要考核參賽者制作榫、卯的技能。在紅木產品的拼接部位,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兩者相拼,緊固結實,天衣無縫,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 測量、切割、打磨、修改、組裝……22歲參賽者郭杏娟來自我市南朗鎮,是中山市技師學院大涌紅木家具學院的大二學生,她在賽場上加工著紅木餐椅,技藝嫻熟。 中山戶口了解到郭杏娟告訴記者:“我自小就知道中山做紅木家具很厲害。家里的紅木老沙發,越舊越有味道,讓我產生了長大后鉆研這門行當的濃厚興趣。我現在讀的是家具設計專業,以后也要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向大家證明女孩子也可以做這類同時考驗腦力和體力的技術活?!?/span> 來自河南鄭州的張文浩,也是大涌紅木家具學院的在校大學生。他說:“家里有人做這個行當,于是我也在耳濡目染下對紅木家具產生了濃厚興趣。往后,我打算往新中式、新經典、簡潔式紅木家具的方向發展?!?/span> 曹新民評點說:“榫、卯之間的制作和使用得當,兩個部件之間就能嚴密扣合,不耗一根釘子。自古至今,制作榫卯是傳統工匠必須掌握的技藝,也是反映工匠技藝高低的‘鏡子’?!?/span> 本文刊登于《中山商報》2018年8月17日2版 歡迎讀者賞析閱讀 ▼